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廣播電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廣播電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
本標準不適用于衛星廣播電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HJ 2.3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表水環境
HJ 19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
HJ 111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廣播電視
HJ 1136 中波廣播發射臺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
HJ/T 10.2 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 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廣播電視建設項目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ject
利用無線電發送設備將聲音和(或)圖像節目播送出去的建設項目,其中裝有一部或若干部發射機、天線及其附屬設備。
本標準所指廣播電視可以分為中波廣播、短波廣播、調頻廣播和地面電視。
3.2 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sensitive target
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與監測需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住宅、學校、醫院、辦公樓、工廠等有公眾居住、工作或學習的建筑物。
4 總則
4.1 驗收工作原則和方法
4.1.1 驗收工作原則
以經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工程設計文件、生態環境規劃資料、項目施工資料、竣工資料、專業驗收測試報告為基礎,對項目建設內容、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進行核查。
4.1.2 驗收工作方法
應采取資料研讀、項目回顧、現場勘查、場強覆蓋測試、環境監測及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并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方法。
4.2 驗收工作的分類管理要求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廣播電視建設項目應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廣播電視建設項目應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⒐きh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格式和內容分別參見附錄A 和附錄 B。
4.3 驗收范圍
原則上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的評價范圍一致。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項目建設的實際環境影響時,應根據建設項目實際環境影響情況,結合現場踏勘對驗收范圍進行適當調整。
4.4 驗收執行標準
原則上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批復決定中規定的標準。在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之后發布或修訂的標準對建設項目執行該標準有明確時限要求的,按新發布或修訂的標準執行。
4.5 驗收工況
4.5.1 驗收工作應在主體工程工況穩定、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進行。對已運行的環境保護設施和尚無污染負荷部分的環境保護設施,驗收監測采取注明實際工況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4.5.2 驗收監測期間,廣播電視發射機實際運行負荷應達到額定發射功率。
4.5.3 驗收監測應覆蓋建設項目全部運行工況。
4.5.4 分期建設、分期投入運行的建設項目應按照投運時序,分期開展驗收工作。
4.6 驗收工作重點
4.6.1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提出的造成環境影響的主要建設內容。
4.6.2 項目建成內容及其變動情況。
4.6.3 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基本情況及變化情況。
4.6.4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其他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4.6.5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中提出的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落實情況及其效果。
4.6.6 環境質量和環境監測因子達標情況。
4.6.7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投資落實情況。
4.7 主要環境監測因子
廣播電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主要環境監測因子見表 1,近場區、遠場區劃分按照 HJ 1112的規定執行。
表 1 廣播電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主要環境監測因子
項目類別 | 主要環境監測因子 | ?單位 | |
中波廣播、短波廣播調頻廣播、地面電視 |
近場區 | 電場強度 | V/m |
磁場強度 | A/m | ||
遠場區 | 功率密度或電場強度或磁場強度 | W/m2或V/m或A/m |
5 驗收準備階段技術要求
5.1 資料收集
5.1.1 環境保護資料
5.1.1.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
5.1.1.2 建設單位運行期環境監測計劃。
5.1.1.3 建設項目所在地電磁輻射環境現狀和聲環境、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資料等。
5.1.1.4 建設項目驗收范圍內所涉及的生態、水環境敏感區等有關資料。
5.1.1.5 建設項目電臺運行圖。
5.1.2 建設項目基礎資料
5.1.2.1 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公輔工程及環境保護工程的建設內容及規模。
5.1.2.2 建設項目竣工示意圖,包括廣播電視臺站地理位置示意圖,土建總平面布置圖,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示意圖等。
5.1.2.3 與項目建設有關的噪聲、污水、固體廢物等相關資料。
5.1.2.4 建設項目土地征用和臨時占用統計資料。
5.1.2.5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環境管理資料,包括環境保護管理機構、人員配置、規章制度等。
5.2 現場調查
5.2.1 調查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況。
5.2.2 調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要求的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的落實情況。
5.2.3 調查驗收范圍內環境敏感目標情況,包括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生態環境敏感目標、聲環境敏感目標、水環境敏感目標。
5.2.4 調查建設項目施工臨時占地的生態恢復情況。
6 驗收階段技術要求
6.1 項目概況
6.1.1 簡述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規模、建設地點。
6.1.2 簡述建設項目開工、竣工、調試時間。
6.1.3 簡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設計、建設、審批等過程及審批信息。
6.2 驗收依據
6.2.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法律、法規、規定和規章制度。
6.2.2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6.2.3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
6.2.4 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其他相關文件。
6.3 項目建成情況
6.3.1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簡述項目建設地點、占地面積及周邊環境情況,附項目建設地理位置示意圖、土建總平面布置圖及項目與周圍環境位置關系圖等。
6.3.2 項目建成內容
簡述項目建成規模、工程組成、建設內容等。對于改擴建建設項目,應簡單介紹其原有建設項目及公輔設施情況,以及本項目與原有建設項目的依托關系。
6.3.3 項目變動情況
列表說明項目變動情況,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的建設內容、實際建成內容、變動原因等。
6.4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結論、建議及其批復意見
6.4.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主要結論和建議。
6.4.2 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批復意見及環境保護要求。
6.5 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落實情況
核查建設項目所采取的減輕電磁輻射、噪聲、污水、生態、固體廢物等環境影響的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并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文件所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落實情況予以核實。
6.6 環境保護投資及“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
6.6.1 簡述建設項目實際總投資額、環境保護投資額及環境保護投資占總投資額的百分比,列表說明各項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實際投資情況。
6.6.2 簡述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
6.7 環境敏感目標
6.7.1 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
調查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給出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的名稱、功能、分布、數量、建筑物樓層、高度、與項目相對位置關系等信息。
列表對比驗收階段和環境影響評價階段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的變化情況,并說明電磁輻射環境敏感目標變化原因。
6.7.2 聲環境敏感目標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